品牌推广

自媒体时代舆论声讨应时刻保持理性,应有底线

网站编辑:颐搜网 | 发表时间:2023-10-31

□曾一凡(郑州大学)

11月29日凌晨,自媒体博主“谈金说事”发表题为《张珊珊律师声明:所有媒体立即删除该文章并在三天内公开道歉》的文章。 《律师声明》明确提到,委托人“张珊珊”与网络热议的“张珊珊”并非同一主体,且与数十家核酸检测机构有关联,并要求发布的自媒体相关内容立即删除相关信息。 发表不少于7天的公开道歉声明等(《山东商报》11月30日)

自媒体时代舆论声讨应时刻保持理性,应有底线

这个“杉杉”不是另一个“杉杉”,名字相似却惹来如此麻烦,再次暴露了网络暴力的乱象。 事实上,公众的强烈抗议并不少见。 浏览互联网时,总有各种刺激人们注意力的文字或视频——一张图片或几句话就足以掀起一波舆论浪潮。 当看到这些吸引人的标题时,很多人往往会先有感性的冲动,然后再理性思考,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讨论中。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参与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公众的批评应该有底线。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自媒体的号召力被放大,把关人的力量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公众。 面对热门话题,很多人往往会快速关注各种网红,一拥而上。 当然,一些过去不易被重视、难以发酵的社会问题无疑可以利用这个力量来揭露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自媒体时代舆论声讨应时刻保持理性,应有底线

但门槛低也意味着内容鱼龙混杂。 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只使用很少的证据甚至不使用证据。 他们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推动舆论的传播,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但一不小心,就会越过“红线”。 从“声讨”到“谩骂”再到“人肉”,失控的网络舆论往往带来难以忽视的危害。 无数的舆论判断和新闻反转也证明了这一点。

网络舆情的规范限制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既要了解网络舆情,又要合理管控其边界。 一方面,要发挥其宣传作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打击不良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网络暴力主导舆论。

事实上,无论核酸检测企业如何愤怒,网络暴力都是不可取的。 目前,网络舆情需要法律法规的监管,但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 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和委员提出了完善网络监管的意见和建议,但距离完善还有一定距离。 当前,推动网络舆情监管、建立法律法规惩治网络暴力、诽谤刻不容缓。 只有划好界限,才能有法可依、有纪律可守。 当然,平台要进行自律,消除不正之风,促进长期健康发展; 自媒体号还必须兼具专业知识和高品质的人文关怀,不能仅仅以利润和流量作为自己视频文案制作的风向标。 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自媒体,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新闻的真实性,警惕跨越底线的舆论批评。

TAG标签:舆情信息 

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颐搜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psem.cn/pptg/show1307.html 若本站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